讲解员之家
我的心声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解员之家 >> 我的心声
且思且行 (文登教学区 牛一杰)

发布日期:2017-11-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 字号:[ ]

时间跑得太快,这一年已然过去多半了。半年来收获很多,简单总结可以归纳为“多思、勤学、细做”:

一、多思

上半年,我共接待学习团队70多班次,学员3000人左右。这些团队在年龄段、职业、地域、规模等方面各有不同,怎样才能尽量让大家都满意呢?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员们的反应;讲解结束后,通过和学员聊天了解他们的感受,并根据这些反馈,反复调整讲解时间和内容,力求做到个性化讲解。例如小团队适宜用聊天的方式,亲近易互动;大团队则要突出故事性,吸引后半部分学员,保证团队不散;专家学者团队突出脉络和流畅性;外地团队除了善于发现他们与展馆内容的联系,还要突出本地的历史底蕴。通过这些措施,争取让学员听时有所感,听后有所思。

二、勤学

我的讲解最大的缺点就是“亲切有余,激情不足”。针对这一点的改进措施有三个:一是常听邹科长的录音,揣摩重音、连停及情绪的变化。二是通过现场听同事们的讲解,学习大家的优点。如田老师的精气神、小清的亲和力、陈明的处处留心和其他小伙伴的认真严谨等等。三是多了解展板背后的故事,这一点主要得益于我们的集体研讨。正是因为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听到的故事、迸发的灵感分享出来,我了解的故事才越来越多。了解的越多就越感动,而情感的自然流露最易打动学员。

熟悉展板背后的故事是“应急措施”,熟悉历史脉络才能“长治久安”。我们主任设立了“小小图书室”,几架子全是和胶东革命有关的书籍。一本本慢慢翻阅,一点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综合素质一定会慢慢提高。

三、细做

今年三月,档案局开始整理“威海名人”资料,我们单位负责整理将军部分。任务来的时候正赶上我们分批外出学习,留在单位的同事每天都有两三场讲解,已经很累了。可是当我把资料分给大家之后,每个人都立刻挤时间校对内容和格式,为了完善充实信息,大家还自动自发地上网查找人物介绍。因为档案局的格式要求有变化,大家又毫无怨言地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最终规整的114份人物履历,得以及时汇总上交,并赢得了赞誉。这次任务最让我感叹的是档案局的同志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那是真正的精确到每一个标点符号。这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我将这精神运用到讲解中,从手势到站位再到语言的精准表达,一次次细抠,一点点改进,渐渐地赞誉越来越多,职业幸福感也越来越高。

感谢这份工作让我收获了知识和关爱,知识拓展了我的视野,关爱丰盈了我的生活。很庆幸,人到中年还能体味到“成长的快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