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乳山市教育基地放大“溢出效应”

发布日期:2018-01-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 字号:[ ]

在基地建设和深化提升过程中,乳山市始终坚持统筹理念,把党性教育、红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在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纪念馆2个教学点的基础上,又分别突出不同主题,精心打造了下石硼、东尚山、青山 3个教学点,建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集群。同时,乳山市不仅把打造基地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更把基地建设提升作为带动基地沿线发展的重要机遇,最大程度释放教育基地发展“红利”,让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拓展配套辅助教学点。在下石硼教学点,以“红色密营下石硼”为主题定位,围绕展现胶东革命根据地抗战“大后方”的地位和作用,对村内丰富的红色遗址进行抢救性修复,集中复原了“胶东人民兵工历史陈列馆”“新华制药厂旧址”、“著名医疗机构历史陈列馆”“北海银行历史陈列馆”、“胶东军区被服厂旧址”、“党员秘密联络点旧址”、“兵工三厂修枪组旧址”等7处场馆和旧址。



东尚山教学点,按照“桃源古村东尚山”的主题定位,挖掘利用好村内明清古院落,《山菊花》《血染的土地》等影视剧曾在这里取景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革命题材电影《山菊花》展览馆”、“胶东名士刘勃展厅”、“乡情记忆馆”


青山教学点,围绕战时保家卫国主题,依托青山历史名人八卦拳宗师宫宝田、清官宫炳炎等历史资源,打造了“清官廉政馆”、“宫宝田纪念馆”、“许世友战时指挥所”。





创新“基地+”教学体系。为满足不同层次、行业领域学员的差异性、个性化培训需求,探索运用“基地+”模式,将教育基地与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生态修复、三产融合等乳山优势资源和亮点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规划设计了3.5天教学线路、30多个现场教学点和8个专题教学课程,综合采用影视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三同”教学等多种形式手段,进一步丰富乳山教育基地内涵,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乳山教学培训体系,同时精心设计制作了《乳山干部教育培训手册》、《红色乳山》画册,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扩大乳山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辐射带动基地沿线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放大基地红色引擎功能,带动基地沿线46个村连片集中整治,聘请专家对连片村的资源进行规划整合,着力打造出以“红色文化体验”为主体,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的红色教育旅游提升路线,让革命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形成了“打造一个基地,带动一方发展辐射效应

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方面,突出党建引领,以全面推行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双十星”评定管理为重要抓手,全面加强基地周边46个村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对班子建设、家室建设、三务公开、“三会一课”、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等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提升,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实施基层党建“整镇推进、整市提升”工程,创建了一批特色化的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点,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在促进农村农民发展增收方面,充分整合46个村乡村游、民俗游、休闲度假游等周边旅游资源,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发展。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将沿线46个村全部纳入包扶范围,筛选威海10家、乳山36家市直部门结对包扶,重点围绕产业项目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村内传统优势产业,盘活利用村集体资产资源,大力发展健康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观光农业、农家乐等项目,截止目前,共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513万元,扶持发展光伏发电、果蔬大棚、育苗基地等40多个产业项目,形成产业发展与行业扶贫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老区群众脱贫致富,提升幸福指数。                                                            

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定位,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统筹推进环境打造、产业培育、设施提升、乡村文明。为改善基地沿线道路通行条件,投资约7800万元,建成了7.5公里的马石山西线拓宽改造工程;投资1000万元,对基地沿线7条道路绿化提升,共栽植绿化苗木13万棵;投资495 万元,整治沿线穿村过镇5条河道1.9万米。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攻坚整治提升月”活动,抓好基地沿线违章建筑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整治、农村改厕等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累计拆除沿线违章建筑225处,完成285处城乡环卫一体化治理、4400户农村改厕任务、11个村水源地改扩建保护、29家畜禽养殖场整治,全面改善基地沿线镇村生态环境。今年乳山成功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提升工程,对基地沿线镇村新增或改造220多处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卫生设施;开展送戏、送电影、送科技、送健康、送医等下乡活动125次。组建“文明单位扶贫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法律咨询、健康查体、线路检修、便民服务等扶贫活动10次,服务群众2000多人次。围绕“勤俭节约、倡树文明”举办21场百姓宣讲团活动,发放移风易俗明白纸4000余份,张贴张移风易俗公益广告,积极推行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文明风尚,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加大传统文化和文化名人刘勃、八卦掌传人宫宝田、清官宫树德和宫炳炎等乳山历史名人宣传力度,增加群众对历史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今年乳山喜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