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体验式教学让沈秀芹纪念馆活起来

发布日期:2018-03-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 字号:[ ]

为进一步强化沈秀芹纪念馆教学点的教学效果,荣成教学区在成山林场探索开发了体验式教学项目,让学员沿着沈秀芹烈士在林场奋斗的足迹,边看、边学、边悟,感受以沈秀芹为代表的几代林场人,心怀使命、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登塔远眺,感受“一望无际的绿色”

站在成山林场的瞭望塔上向四周望去,延绵十多公里海岸线的万亩黑松林尽收眼底,林、海、天自成一体,让人赏心悦目。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黄沙覆盖的荒滩,正是以沈秀芹为代表的那群心怀使命的造林人,他们战天斗地、爬冰卧雪,才成就了这茫茫林海、绿色屏障,抵挡住了沿海的风沙,彻底改变了“九庄十八疃”被风沙堙没的历史。学员参观后说:“站在这里,心潮澎湃,有一种历史和现实的交融感,仿佛自己重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回想着那一代代艰苦奋斗的创业者,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感觉他们种下的不仅是一棵棵黑松,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试背60斤重打药桶,感受“沈秀芹式的坚守”

沈秀芹常说:“为创社会主义大业,就是要吃大苦,拼命干!”在林场,沈秀芹总是捡最苦最累的活干。夏天松树容易长虫,得及时打药。三伏天,在密不透风的松林里热得人喘不过气,可沈秀芹却和小伙子一样,背着八十多斤重的高压喷雾器打药灭虫,一打就是一天。肩膀被皮带勒破了皮,她用棉布垫着干;脊背磨破了,她用手拖着干,一干就是五十多天。


现在,80多斤的高压喷雾器已经成了文物,放在纪念馆内展览。学员们只听讲解员讲很难真正理解沈秀芹的精神,于是林场找到了六七十年代60多斤重的打药桶和现在20多斤的新药桶,让学员亲自试背体验,当一次林场“打药人”。引发大家思考“沈秀芹当时打药为什么不会累”,引导学员感悟她干事创业、艰苦奋斗的精神。

参观五七干校旧址,感受“激情奋斗的年代”

成山林场曾有过另一个身份——荣成县五七干校。1968年——1973年,林场实行场校合一体制,干校学员在此造林近千亩,开荒造田100多亩,挖河疏渠100多华里,自己动手建校舍126间。

当时沈秀芹是五七干校革委会委员,和大家一起干活时总是抢最累最苦的干。大家劝她:“你都是林场的副场长了,不用干这些活”,但沈秀芹却说:“职务变了,环境变了,劳动人民的本色不能变,吃苦的精神不能变。”正是她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召了大家干事的激情,与她一同排除万难,荒滩种树。



从纪念馆到五七干校,一路上都散发着那个时代的记忆。一些老年学员看到那个年代熟悉的场景,当场就掉下眼泪,感慨地说:“那段日子是很多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却是我难以忘怀的。我忘不了当年大家万众一心、克服困难的豪情,一心为了工作、艰苦创业的斗志,就跟沈秀芹同志一样。”



沈秀芹纪念馆的体验式教学项目,可以根据教学时间、路线进行自由组合,还将根据林场实际、学员反馈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教学活起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