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理论研讨
周德峰:马石山上两位王殿元

发布日期:2020-01-1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 字号:[ ]

马石山反扫荡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1942年冬天的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有数支陷入日寇重重包围的胶东八路军小分队,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火线上屡屡来回穿越,为解救数千百姓顽强战斗英勇献身。其中,“十勇士”和“十八勇士”的事迹中,都有一位名叫王殿元,机缘巧合,风云际会,留下了一段英雄重名的千古传奇。

日酋用“隔断网”的战术,企图消灭胶东军区和五旅等八路军主力

胶东的抗日根据地,从建立那天起,就不断地遭受日寇和伪军、顽固派势力的袭扰。到了1942年,从春天到冬季,日寇反复进行扫荡,手段一次比一次狠毒,敌情一次比一次严重,胶东的抗战进入了最为艰苦、最为困难的时期。尤其是冬天那次,日寇组织了兵力空前、规模空前、残酷空前的大扫荡,他们称之为“第三次鲁东作战”或“と号作战”。

118日,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窜到烟台,召开作战会议,部署第三次鲁东作战计划。会议确定,在结束对鲁中区的扫荡后,立即展开对胶东区的扫荡,由驻山东的日军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统一指挥,调集驻青岛的内田银之助为旅团长的独立混成第5旅团主力和驻济南第59师团54旅团、驻张店独立混成第6旅团、驻惠民独立混成第7旅团各一部,共15000余人,加上伪军、顽军5000余人,在26艘舰艇、10架飞机的配合下,以前所未有的兵力,气势汹汹地杀向胶东。

日军这次作战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消灭以山东纵队第五旅及其第五支队为基干的胶东军区的共军,恢复山东半岛一带的治安,尤其是确保青岛、芝罘间的道路”。此时,八路军开展精兵简政,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第五支队改为胶东军区,日军消息不灵,依然使用山东纵队和第五支队的原番号。

据翻译出版的日本防卫厅作战室的《华北治安战》所记,日军的这次作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119日至29日,“大体上沿青岛至芝罘一线构成隔断网向东推进”,芝罘就是今天的烟台;第二阶段为1130日至1212日,“于牟平南北一线构成隔断网,将活动于文登、荣成地区的东海区游击队及各县政卫队,包围压缩到半岛尽头”;第三阶段为1213日至29日,“一部分由海路运送以切断敌军背后,一方面主要在芝罘、青岛道路以西的平度、掖县、招远附近追击山东纵队第五旅、西海区游击队”。

更为严重的是,这次扫荡,日军采取了在胶东从未用过的新战法——“隔断网”。《八路军山东纵队史》记载,“日军针对胶东地区山岳地形错综复杂,且三面临海的特点,在扫荡的战术上,采取了步兵从西向东推进,形成‘隔断网’,海军在沿海严密警戒的战法,企图将胶东八路军压缩于半岛东端,使之背水就歼”。这一战法十分狠毒,胶东八路军从来没有遇到过,当时任八路军胶东军区参谋长的贾若瑜回忆说:对于反扫荡我们是有经验的,但对“拉网扫荡”的新战法,讲老实话却都心中无数,当敌军以重兵撒网形成包围时,我们的处境很被动。

第一阶段扫荡从1119日开始,六七百辆汽车运来的日军,沿烟(台)青(岛)公路向东,多路平推,步步进击。牟平、文登、威海的日军也纷纷出动,拉网配合。日军以牙山、马石山为中心,形成包围圈,白天遇山搜山,见村搜村,连荒庵、野寺、小土地庙都不放过;晚上则就地露营,点起篝火,每一二百米至几百米一堆,远远望去像一条火龙;还在交通要道山口要隘,遍设岗哨,架设鹿砦和带铃的铁丝网,在公路边上挖筑封锁沟。由此形成一张大网,企图以此来“隔断”八路军的活动区域,达到聚而歼之的目的。

胶东军区和五旅得到日寇要进行冬季扫荡的情报后,于11月上旬在胶东军区驻地海阳郭城的战场泊村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进行反扫荡的动员部署。根据会议部署,胶东八路军采取“保存有生力量,保卫根据地,分散活动,分区坚持”的方针,以烟青公路为界,划分为两个指挥系统。第五旅所属131415团及西海、南海、北海三个军分区的独立团,统一由五旅指挥,在烟青公路以西活动;胶东军区的1617团和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东海军分区独立团,统一由胶东军区指挥,在烟青公路以东活动。各部队以团、营、连为单位,划分了分散活动区域。会后,五旅旅部立即穿越烟青公路封锁线,指挥路西的部队活动。敌人的扫荡开始后,17日才星夜兼程赶到胶东的司令员许世友,与政委林浩、副司令员王彬,分别率领胶东军区指挥机关和党政群机关,在1617团部队的掩护下,分头隐蔽地穿越封锁线,跳出了隔断网。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在聂凤智的指挥下,也突出重围,转入敌后。

马石山反扫荡的战斗,就发生在日军作战的第一阶段。马石山位于今天威海乳山市境域的西北隅,主峰海拔467米,山上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北麓是悬崖峭壁,东西两面山势险峻,只有南面坡度较缓。马石山向西是海阳的发城、郭城、徐家店等城镇,与西北方向位于栖霞的牙山遥相呼应。扫荡开始后,日军多路平推,相互间保持火力联系,拉起隔断网向东合围,逐日推进,步步为营,每日前进十余公里。四、五天后,从海阳的小纪、孟格庄、徐家店出发,把网拉到了马石山下。

这时,日军才发现胶东军区指挥机关和五旅的主力部队早已转移,消灭胶东八路军的作战目的成了一枕黄粱。恼羞成怒的日军,见房就烧,见人就杀。马石山南侧百来户的下石硼村一次就烧掉房子80余间,草庵村的房子全部烧光,金斗顶采石坑一处就杀死50多人……,被他们用刀砍、枪刺、火烧、烟熏等等惨无人道的方法杀死的百姓难以计数,乳山市党史办2001年编辑的《血染马石山》一书就搜集了几十位亲历老人的控诉。

到了1123日,为“跑鬼子”而躲避到马石山的群众,在八路军掩护下,已经分散转移了差不多三分之二。可入夜之后,又有两千多人躲到山上。就是这一夜,被围在包围圈中的几支八路军小分队,挺身而出,掩护群众脱险。“十勇士”“十八勇士”和两位王殿元的事迹,就发生在此时。

误入包围圈的13团七连六班长王殿元,和战友们四进三出转移百姓

第一位王殿元,是八路军山东军区五旅13团三营七连二排六班的班长。

既然五旅的部队早已转移到烟青公路以西活动,作为五旅13团的一部分,他们怎么会在路东地区身处马石山陷入包围圈呢?据时任13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原军政大学副政委的李丙令回忆,当时正值秋冬,我军部队刚换完冬装,换下来的旧棉衣需要上交,团里指派七连指导员许圣亭带领该连二排,将上交的旧棉衣押运到东海区的后方被服厂,六班就在二排的编成内执行这一任务。另有机枪手赵亭茂到昆嵛山兵工厂修枪,也随队同行。新中国成立后当过烟台市市长、此时任第三兵工厂厂长邢林还记得,13团有位大个子射手来修理过轻机枪。任务完成后,正赶上日军扫荡,他们立即向西返回,途中遇到敌人的隔断网,误打误撞被拉入包围圈。据后来归队的同志说,二排在马石山以东曾经与敌遭遇,有些伤亡,指导员许圣亭和六班失去联系。

22日,13团的参谋长裴宗澄带领该团二营活动到莱东地区,他带领侦察班登上马石山西面的榆山,向东观察敌情。从望远镜中发现徐家店、南务等处的敌人纷纷东去合围马石山,而一支十五六人小分队,枪上插着太阳旗,自东向西而行,很是费解。经过侦察才知,原来是七连二排被打散的部分同志,自制太阳旗骗过远处的敌人,从两路日军当中机智突围。但是,这里面不包括王殿元的六班。

六班在哪呢?17团代政委李华(原名回东)回忆:突围前,我在马石山上曾遇见13团的一个班,并和班长谈过话,分手后就各奔西东了。被围困在马石山的八路军小分队中,属于13团的只有王殿元的七连二排六班。李华和参谋长丛蓉滋率17团团部机关、特务连和鞠文仪为营长的三营八、九连,带领群众从马石山的东麓成功突围。失散后的六班归队心切,没有因势单力薄而跟随17团向东突围,而是向西夺路而行,因为13团的活动区域在马石山的西面。

13团是胶东八路军最能打仗的部队,装备也较好。有群众还记得,王殿元这个班,头戴钢盔,腿扎绑腿,穿着棉军装,肩扛缴获自日军的三八大盖枪,有个高个子战士还扛着一挺轻机枪,人们由此断定,这是咱的主力部队。凭着六班的战斗力,他们自己突围,是完全可以突出去的。但是,他们没有走,没有自己突围,而是主动留下来,帮助群众组织突围。

23日夜,在马石山的西麓,六班遇到了一大批被围的群众。这些群众主要是西面海阳等处被日军的隔断网拉到马石山上的,很多为地方干部、民兵、抗日积极分子。曾任石家庄高级步校党史研究室主任、经历过1942年冬季胶东反扫荡的丛笑难,离休后专为马石山一事采访了30多人,他在本世纪初撰写的回忆文章《青山碧血祭忠魂》中说,王殿元和六班把群众按行政村组织起来,由村干部或民兵领着,隐蔽突围;经一位牧羊老人的指点,找到条向西通往山下的大沟,日军把岗哨设在沟两边的山梁上,半夜里黑灯瞎火,他们悄没声地转移出去;就这样,他们三进三出,来回穿越敌人的包围圈,共护送转移了一千多人。

华东一级人民英雄辛殿良,当时是海阳县第八区立子沟村的民兵,也在突出来的群众中。他回忆说,我们和所子前村的一百多名乡亲被围在马石山上,走投无路不知怎么办时,遇上13团的一个班正在组织大家转移,我们就赶紧跟上;我问那班长,我哥在13团一营当兵,叫辛殿轮,你认识吗?班长说,我们是三营的,不认识;他们十个人,分成三个小组,分头联络失散在山间的乡亲,一批一批地掩护着突出火网;我们是第三批,各个村乡亲超过了三百人,脱险时间大约是凌晨四点左右;脱险后,所子前村农救会的赵会长问,你们怎么办?班长说,被包围在里面的人还很多,他们没出来,我们就不算完成任务。说完,就急匆匆地第四次返回包围圈中。

这一去,王殿元和六班就再也没有回来。天亮后,日寇的隔断网开始收紧,他们被敌人发现。依托山上的地形,他们进行了顽强抵抗,最后全部殉难。班长王殿元是和机枪手赵亭茂、战士李贵抱在一起,拉响手榴弹牺牲的。乡亲们得救了,13团七连六班班长王殿元和他的战友们,却长眠马石山上。

执行戒严命令的胶东行署警卫连指导员王殿元,带队坚守指定区域

第二位王殿元,是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警卫连的指导员。

烟台市公安局曾于19829月组织了历时三年多的专题调查,据调查形成的报告记载:日军大扫荡开始前,胶东区党委、胶东行署和胶东军区决定,由胶东行署抽调警卫部队,公安局抽调干部,组成“胶东区战时戒严指挥部”,在根据地组织领导民兵,加强治安保卫工作,实行战时戒严;指挥部设在马石山的西侧,由公安局一科科长汉明(原名汉敏)担任代总指挥。作为警卫部队的行署警卫连一分为三,连长率领一排,去福山的狮子山地区坚持斗争;副连长率领二排,担任胶东行署机关警卫,掩护行署主任曹漫之和机关转移到文登的昆嵛山区;指导员王殿元率领三排共34人,在公安局第三科科长唐慈的指挥下,到海阳与牟海(即现乳山市)交界处的马石山南麓地区执行戒严任务。

27军军史办主任张克勤同志,根据老同志的回忆形成的材料,与烟台市公安局的调查报告基本相同,只是连的干部分工略有不同:副连长张奎元带领一排,随公安局一科(部队科,科长汉明),在栖霞、福山地区铁口一带坚持反“扫荡”;连长王吉庭带领二排,随公安局三科(审讯科),押解20余名政治犯,在文、荣、威地区坚持反“扫荡”;指导员王殿元带领三排,随公安局二科(侦查科,科长唐慈),在马石山地区坚持反“扫荡”。

他们的任务主要是维持治安、防奸防特、保护群众、保卫根据地,敌人进犯时牵制其兵力,伺机打击敌人。反扫荡开始后,王殿元和三排执行戒严指挥部的命令,坚决完成任务,始终没有离开指定的地区。

1122日晨,日军舰艇输送的步兵千余人在马石山南面的海阳凤城登陆,步步向马石山进逼,敌人的隔断网已四面合围,形成包围圈。王殿元和他带领的三排也被拉入网中,与上级失去联系。戒严代总指挥汉明还记得,指挥部曾两次派通讯员联系他们,通知他们向指挥部靠拢准备突围,但都没能联系上。

担任过胶东行署秘书处调查研究员的王文正同志,由于业务工作关系,当年曾搜集过王殿元和三排的资料,并且在1983年离休后,当面或书面采访担任过胶东区公安局局长、副局长、科长和干部的丛烈光、于克、汉明、冯雨明等同志,访问过王殿元的家属唐荣娥和马石山地区当年的民兵、村干部,得到了关于指导员王殿元的大量一手资料。他叙述说,警卫连三排已在这个地区活动了好几天,有些战士还是当地人,对马石山地区的地形熟悉;当敌人扑到马石山麓时,三排准备采取化整为零,穿隙插孔,破网突围;然而就在这时候,王殿元和战士们发现还有大批群众和地方干部被敌人包围走投无路,情况十分紧急;为了抢救被围人员,他们便决定留下来,掩护群众连夜突围(三排一个班由指挥部带领连夜突围出去),至天亮前共掩护一千多人安全转移出去。

这是23日夜里的事情,马石山南坡下石硼村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健在的老人都还记得,是警卫连的同志们救了群众。

24日拂晓,天渐渐亮了,指导员王殿元和留下的两个班,面临从南坡围上来的敌人,已失去机会难以突围。王殿元带领战士们向主峰边打边退,退到古石墙处,以石墙做掩体,居高临下,拼死抵抗。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最后弹尽路绝,寡不敌众,全体壮烈牺牲。下石硼村的老党员、当过治安员的王维石老人,亲身经历过马石山反扫荡又亲自参加过烈士遗体安葬,他还记得:这18名烈士都牺牲马石山主峰南面的石墙附近,遗体几乎全被烧焦。

曾经当过行署警卫连连长的王毓,当时是公安局的干部,战后曾上山寻找烈士的遗体。他描述说:王殿元同志牺牲前已经负伤,左身在下倒在地上,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枕在头下,用右手扣住拉弦,在敌人上来时与敌同归于尽,左脸血肉模糊已经变黑。附近不远处,有三排战士的遗体散卧在山坡上。

指导员王殿元和他带领的战士们,坚决执行命令,坚守指定的区域,为保卫根据地,保护父老乡亲,献出自己的生命,马石山的乡亲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些英雄的。

反扫荡结束后,胶东行署在离马石山不远的一个村庄召开追悼大会,沉痛悼念包括警卫连指导员王殿元、公安局科长唐慈在内的18位烈士,曹漫之主任高度赞扬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他们的遗体,被安葬在马石山的向阳坡上,并刻石立碑,以志纪念。这块石碑,现在就矗立于山南坡“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 的烈士墓地前,勒石的字迹依然清晰:

“民国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日寇进攻马石山我英勇军民因与敌搏斗或突围而牺牲者五百余人胶东区公安局唐次王殿元同志等十八人自早至午顽强抵抗卒以众寡不敌全部壮烈牺牲主署愍其忠烈特公葬于马石山阳并将殉难事节勒诸贞珉永垂不忘”。

碑文中,唐慈的“慈”误作“次”。

两位王殿元,同名同姓,同样为保护人民群众慷慨赴死

马石山上有两位王殿元的事情,在当时并不为人们知晓。

人们最早知道的,是胶东行署警卫连的指导员王殿元。他带领三排,坚守在指定的区域马石山以南,并且“已在这个地区活动了好几天,有的战士还是当地人”,掩护突围的很多是“马石山南面的下石等几个村庄”的群众,还有公安局的干部,因此乡亲们比较熟悉,其事迹很快传扬开来。牺牲后两个月,胶东行署召开追悼会,予以褒扬。指导员王殿元的英名,镌刻在那块纪念他们的“马石山殉难军民之墓”的石碑上,立碑人为“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立碑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也就是1943125日。石碑已矗立了七十多年,指导员王殿元和“十八勇士”的英雄事迹流传下来。

据王文正记述,组织上为了培养王殿元,于1941年保送他到沂蒙山区的抗大一分校学习。结业后回到胶东,19421月担任胶东行署警卫连政治指导员。警卫连组建时间不长,除了担负领导机关的保卫工作之外,还常去边缘区同地方武装一起,开展反敌人蚕食的斗争,战斗频繁,生活艰苦,干部战士思想问题较多。他经常找干部战士谈心,搞好政治教育,使连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受到胶东区领导的好评。他还常对连队进行遵纪爱民教育,带领帮助群众扫院子、挑水、干农活,密切了军民关系。

胶东行署和胶东区党委都有自己的警卫连,平时也驻在一起,两个警卫连时常一同站岗,共同履行警卫职责。公安局受胶东行署领导,一些诸如押送犯人、保卫公安干部执行公务等任务,都是抽调行署警卫连担负;加之反扫荡期间,是行署警卫连配属公安局执行戒严任务,因之很多人误以为警卫连是公安局的。

13团三营七连二排六班班长王殿元的事迹传扬则曲折一些。他带着六班,在二排的编成内,去东海区执行任务,返回时与敌遭遇,与二排主力散失,被隔断网拉进包围圈。尽管人生地不熟,尽管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但他们想着自己是胶东的子弟兵,是人民的军队,义顾地掩护解救了多为马石山西面海阳等处的群众。六班全部牺牲后,13团部队不知道他们的下落,群众也不知道他们姓氏名讳。13团三营教导员李伟还记得,带队出发的指导员许圣亭,因为单身归队,说不清楚六班的下落,受到了党内处分。而且,这一处分可能给他留下难以平复的创痛,以至于到了晚年,解放军27军研究军史的张克勤等同志找到他,想了解有关情况,他却闭门不见。五旅参谋王儒林也说,当年为了此事,13团向五旅旅部写了检讨报告。

最先传扬六班事迹的是被救的群众。那时还是胶东“孩子剧团”团员的宋文说,一进入海阳和牟海县境,沿途各村都在传颂“十勇士”,他们的事迹已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了。作家峻青,原名孙峻青,他是海阳县人,当时作文教工作,23日凌晨随县政府工作人员和小学教员十来人,跟着六班掩护的第三批群众突围,突出去后六班返回险境时,他也在场。脱险后,他含着泪水写下了《马石山上》,记录了“八路军五旅某团的一个班”舍生忘死救群众的英雄事迹,并强调“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他称六班为“十壮士”,是最早宣传“十勇士”的纪实文学作品,多次再版印刷,影响遍及全国。不久,在五旅司令部当秘书长的剧作家马少波,根据情况汇报撰写了报告文学,取名《十勇士》,发表在山东的《大众报》上,“十勇士”的英名流传开来。

王笠晖同志上世纪九十年代撰写《“马石山十勇士”考辩》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中,查到了194213团的《反扫荡总结报告》,提到“七连二排被敌包围在马石山”;还查到五旅的《1942年几个战役的报告》,在“冬季反扫荡战争”一节说,“七连一个班……被包围在马石山上,全体壮烈牺牲”。王笠晖还走访了13团的政委李丙令以及在五旅当过兵的高圣轩等人,也都证明了六班的事迹。

反扫荡战斗结束后,许世友司令员和林浩政委回到海阳郭城的战场泊村,这个村就在马石山西面,附近很多群众是从包围圈中突围出来的,听了群众含泪诉说“十勇士”的事迹后,立即向五旅发电通报情况。五旅收到电报后非常重视,吴克华旅长命令参谋刘岩,派出侦察组去烟青路东马石山查明情况。经过侦察组调查,在马石山牺牲的“十勇士”,就是未能归队的13团七连六班。刘岩有一个记载此事的记录稿,随军转战时寄存在一位老同志家中,可惜被遗失了,但还记得烈士遗体被群众认领掩埋,具体地点已记不清了。时任五旅14团政委的张少虹回忆道,许世友司令员在战后的胶东军区总结大会上,特别表扬了“十勇士”的事迹。

胶东军区还召回疏散在外的文工团编写剧目,编导左平回忆,许世友司令员亲自向我们交代任务,宁肯不睡觉,也要尽快把“十勇士”的事迹搬上舞台。文工团来不及深入采访,根据作战参谋李燧英的介绍,创作了活报剧《马石山上》,向部队的指战员、医院的伤病员和群众演出了30多场,以后一些农村的剧团也上演的该剧。1943年春夏之交,13团在部队中开展向“十勇士”学习的活动,曾整理了一份宣讲材料,新老指导员代代相传,许多老同志都有印象。

六班长王殿元的名字,也多次出现在老同志的回忆中。13团八连指导员王济生还记得,王殿元是七连二排六班长,花名册上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群众盛传的大个子机枪手,就是身高体重的赵亭茂;小战士王文礼,他父亲在七连当司务长,是全连都知道的父子兵;还记得三位烈士叫李贵、杨培德和李武斋。

胶东五旅部队以后演变为解放军第2779师,所属13团成为有名的“济南第一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驻防在笔者的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文联副主席慕彦夫为其撰写团史,在翻阅栖霞县文化馆收藏的五旅历史档案时,看到《1942年冬季反扫荡的总结》,其中“军民关系”部分,就记载有王殿元和六班的事迹。

实际上,六班长王殿元的名字早就有记载。笔者在研究胶东军史时,看到一条19409月班长王殿元缴获重机枪的重要信息。那年3月,13团三营营长于得水带领部队到沂蒙山区,迎接13团的首任团长李绍桥。李绍桥是红军干部,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胶东后带着13团打了很多漂亮仗。911日,13团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在招远县半壁店村伏击日军,“30多个日本兵大部被击毙,还生俘4个,3个鬼子逃跑了”。紧接着,说到班长王殿元:

“打扫战场时,七连六班长王殿元和战士王文礼,在车上发现一个不像枪不像炮,还有三条腿支撑的家伙。他们把它抬下汽车,来到李绍桥跟前。李绍桥一看,就惊喜地高叫:这是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九二式重机枪是日军装备不久的新式武器,胶东八路军是第一次缴获。

这条信息说明,早在19409月,也就是马石山反扫荡两年之前,王殿元就在13团七连六班当班长,同班的有战士王文礼。他们两位的英名,两年后一同出现在“马石山十勇士”的行列中。可惜的是,李绍桥团长在当年1221日的战斗中就牺牲了。不然,他也会为班长王殿元率领六班勇救群众的壮举而倍感自豪。

六班班长王殿元率领的“十勇士”和指导员王殿元率领的“十八勇士”,他们使用的装备和牺牲的地点也不一样。王毓说,警卫连使用的是旧式的七九步枪,没有轻机枪和钢盔。而群众传诵的“十勇士”,头戴钢盔,身背三八大盖枪,大个子射手还扛着轻机枪。“十勇士”牺牲在马石山主峰的西麓,“十八勇士”则在南坡。

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统一组织、荣成县人民政府1981年印制的《山东省荣成县革命烈士英名录》里,有两位王殿元烈士分别登记的信息:

在(113)—143页,指导员王殿元的登记为,籍贯是山东省荣城县埠柳公社不夜大队,出生年月是1905年,参加革命年月是1937年,牺牲时所在单位为胶东主任公署,职务为政指,即政治指导员。

在(113)—192页,班长王殿元的登记为,籍贯是山东省荣城县埠柳公社王官庄大队,出生年月是19182月,参加革命年月是19393月,牺牲时所在单位为胶东五旅,职务为战士,还特别注明为马石山十勇士。

登记时还实行人民公社制度,镇叫公社,村叫大队。两位王殿元,是同一个公社的人,家乡相距十来里地,年纪相差十来岁,参加革命相差两年,一个在地方政府,一个在主力部队,职务也不一样,尽管同名同姓,但的确是两个人,的确有两位王殿元。

1983年实行政社分开以后,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发生变动,埠柳公社的不夜和王官庄两个村分别隶属埠柳镇和港西镇。201712月出版的《威海市志》第四卷“人物”编的“烈士名录”荣成市一节中,在第2965页的埠柳镇的不夜和第2966页的港西镇的王官庄,分别记载着两位王殿元的英名。

笔者与曾任威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威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的曲赓同志讨论此事时,他说,陈建国同志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的时候(19982002年),曾召集省委党史研究室及威海市委、威海市党史部门开会,威海市委常委、秘书长于兰模同志参加了,会议经过认真分析,认定两位王殿元带领的“十勇士”“十八勇士”,都是为保护人民群众而牺牲的革命英雄,都要好好地大力宣传。陈建国同志是威海荣成人,是两位王殿元烈士的同乡,曾担任过威海市委副书记,2002年调到宁夏任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在马石山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群众而献身的不仅仅是“十勇士”“十八勇士”,《八路军山东纵队史》《胶东子弟兵》等资料记载的,除了他们还有:16团三连一排、17团七连、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二连一排,等等。根据丛笑难的调查、统计,在整个马石山地区的反扫荡战斗中,胶东的八路军指战员共牺牲了400多人,其中团级干部就有16团政委张震旭和参谋长陈志英,他们都是为保护人民群众消灭日寇而牺牲的。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阅兵仪式上,“马石山十勇士”的旗帜和“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集体的旗帜一起,昂扬走过天安门广场,成为人民军队为人民献身的杰出代表。


战争年代,情况千变万化,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重名巧合并不奇怪。两个同名同姓的人,在同一个战场,同一天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舍生效命,慷慨赴死,这样的事情,只有老百姓的子弟兵才可能发生,也只有在人民的军队中才可能出现。

我们会永远记住,马石山上有过两位同名的英雄,他们的名字都叫王殿元!

    (原文载2017年《威海记忆》第25期。文字有改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